作为“全国能源资源战略保障基地”,新疆在绿色转型中的主体地位不言而喻,新疆在能源发展方面的布局和规划同样是行业关注的焦点。近期,针对如何盘活用好新疆“家底”,有媒体专访了新疆尔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副主任王岿然。
2024年,新疆新能源开发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新疆建成3个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新能源并网装机4037万千瓦,总规模突破1亿千瓦,成为全国西北地区首个新能源装机过亿省份;全球单体顶级规模的氢储能项目开工建设,新型储能累计建成并网近1000万千瓦。
站在新起点上,新疆如何将“风光”优势转变为发展胜势?王岿然介绍称,今年重点优化能源结构,坚持整体设计和分类施策并举、集中式和分布式开发并重、就地消纳和外送消纳并行,大力推进以沙漠、戈壁、荒漠为重点的大型清洁能源基地建设,压减腾挪“应开未开”新能源项目,持续壮大新能源开发利用规模。据了解,“十四五”初期,新疆省已对新能源发展作出明确规划:新增风电装机1500万千瓦,新增光伏装机2300万千瓦。据风芒能源跟踪,2024年,新疆已经提前、超额完成其“十四五”新能源装机规划目标。
新疆并未停下新能源发展的脚步。新疆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显示,要加快南疆绿色矿业和新能源产业基地建设;加快“沙戈荒”新能源基地建设;扩大电力中长期绿色交易规模。
能源资源是新疆最显著的优势和高水平发展的重要依托。”王岿然说,2025年,必须全方位牵住能源牛鼻子,统筹全国保供和疆内需求,紧密围绕建设全国能源资源战略保障基地定位,坚持以煤炭为基础、油气为关键、新能源为方向,加快建设新型电力系统,持续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大力推动油气增储上产,增强新疆能源战略保障能力,不断厚实新疆能源底气。这既是新疆实现经济社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所需,也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实现“双碳”目标、推进向西开放等重大战略所需。
“三山夹两盆”的新疆,山山有金铜铁、盆盆有煤油气。党中央、国务院在“三基地一通道”定位基础上,进一步把新疆确定为“全国能源资源战略保障基地”,赋予新疆在全国能源发展大局中特殊的战略地位。
2024年,新疆围绕国家所需、自身所能,立足资源禀赋培育新质生产力,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上力争上游,全国能源资源战略保障基地建设步伐更加坚实。
步入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如何把新疆“家底”盘活用好,让能源资源不断转化为生产力,转化为高水平发展的实绩实效?记者专访了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副主任王岿然。
2024年11月5日,哈密—重庆±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新疆段)全线贯通。马元 摄
从项目建设“遍地开花”到装机规模全国“一枝独秀”,2024年,新疆紧扣打造全国能源资源战略保障基地定位,开启“追风逐日”新型电力模式,通过“源”的驱动、“荷”的拉动带动“网”的延伸、“储”的发展,走出一条具有新疆特色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之路。
统计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4年,新疆建成3个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新能源并网装机4037万千瓦,总规模突破1亿千瓦;全球单体顶级规模的氢储能项目开工建设,新型储能累计建成并网近1000万千瓦,位居全国前列。
王岿然介绍,今年重点优化能源结构,坚持整体设计和分类施策并举、集中式和分布式开发并重、就地消纳和外送消纳并行,大力推进以沙漠、戈壁、荒漠为重点的大型清洁能源基地建设,压减腾挪“应开未开”新能源项目,持续壮大新能源开发利用规模。
电网是电力资源配置和新能源消纳的关键基础设施。今年,新疆还将加强电网建设,加强各级电网协调发展,构建坚强主干网、主动配电网、绿色微电网兼容互补、融合发展、灵活消纳、多元接入的坚强智能灵活电网,为新能源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消纳奠定坚实基础。
新疆正在加快规划建设“疆电外送”后续外输通道,提升省间电力电量互济能力。进一步破除传统政策机制堵点,加快电力市场改革,持续完善市场规则体系,鼓励全社会消纳“绿电”,共同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2024年12月11日,在新疆宜化矿业有限公司五彩湾矿区一号露天煤矿,无人驾驶矿卡和有人驾驶矿卡混编作业。(资料图)
除了基础的取暖功能,它还能通过燃烧转化为电能,点亮无数家庭的灯火。然而,煤炭的价值远不止于此。通过现代煤化工技术的精湛工艺,一块普通的煤炭能衍生出万千产品。
2024年,以全球首个二代技术直接液化煤制油为核心技术的国家能源集团哈密能源集成创新基地项目开工建设,准东60亿立方米/年煤制天然气项目前期工作取得重要进展,600万吨/年煤基甲醇、110万吨/年煤制甲醇等现代煤化工项目获得核准批复……新疆,这片煤炭资源总量位居全国之首的土地,正致力于将这一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释放煤炭先进优质产能。”王岿然说,新疆将逐步优化煤炭生产开发布局,推进煤炭资源规模化集约化开发,健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机制,推动煤炭开发和利用方式升级,力争2025年原煤产量实现新突破。
此外,提升加工转化能力,加快煤炭分级分质梯级利用项目建设,规范项目开发规模,在技术、装备等方面开展创新和示范,强化煤炭作为原料的“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水平,充分的发挥煤炭对能源体系的支撑作用。
越过一座山,再攀一座峰。今年,新疆继续实施“疆煤外运”能力提升工程,加快构建“一轴两翼多联”疆煤外运铁路通道布局,推进现有设施挖潜扩能,实施“联网、补网、强链”工程,优化兰新铁路运输组织模式。实施现有铁路扩能改造、新建部分缺失路段,构建双线大能力出疆北通道。以格库铁路扩能改造为重点,延伸前后方运输通道,提升南疆出疆综合运输能力。
1月17日,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被冰雪覆盖的富满油田,多口新开钻井开足马力,快速钻进。谭辉 摄
全年油气产量当量达6664万吨,连续四年全国第一;建成全国首个年产百万吨国家级陆相页岩油示范区;储气能力排名全国第一……回首2024年,新疆油气产业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高水平发展“答卷”。
王岿然介绍,继续加大油气勘探开发力度,以塔里木、准噶尔盆地为重点,兼顾吐哈中小盆地,以塔西南山前、准噶尔南缘等超深层油气藏为主攻方向,大力实施勘探增储工程。深挖老区开发潜力,实施稳产项目,加快新区产能建设,实施上产项目。
我国页岩油气资源丰富,是最具潜力的战略替代资源之一,也是未来油气勘探开发的重要战场。2024年,新疆油田啃下来了页岩油这块“硬骨头”。
在较高的发展基础上,如何更上一层楼?新疆将大力推动页岩油革命,建设吉木萨尔国家级陆相页岩油示范区,推进煤层气勘探开发,加快开发利用示范项目建设,实现非常规页岩油、煤层气产量快速增长。
今年,新疆还将继续完善油气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准东煤制气天然气管道工程、西二三线果子沟战略安全管道工程、南北疆天然气利民管道扩建工程建设,积极地推进牙哈、温吉桑储气库群南湖—丘东储气库建设,进一步提升天然气应急保供能力。
“能源资源是新疆最显著的优势和高水平发展的重要依托。”王岿然说,2025年,必须全方位牵住能源牛鼻子,统筹全国保供和疆内需求,紧密围绕建设全国能源资源战略保障基地定位,坚持以煤炭为基础、油气为关键、新能源为方向,加快建设新型电力系统,持续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大力推动油气增储上产,增强新疆能源战略保障能力,不断厚实新疆能源底气。
而这既是新疆实现经济社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所需,也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实现“双碳”目标、推进向西开放等重大战略所需。
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标注明确来源: 索比光伏网或索比咨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有关规定法律责任。推荐新闻新疆:2025年,压减腾挪“应开未开”新能源项目,持续壮大新能源开发利用规模
作为“全国能源资源战略保障基地”,新疆在绿色转型中的主体地位不言而喻,新疆在能源发展方面的布局和规划同样是行业关注的焦点。近期,针对如何盘活用好新疆“家底”,有媒体专访了新疆尔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副主任王岿然。
为如期实现“双碳”目标、推动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国家规划以沙漠、戈壁、荒漠(以下简称“沙戈荒”)地区为重点建设大型风电光伏基地,至2030年,总装机规模将达4.55亿千瓦,其中本地自用规模约1.4亿千瓦。沙戈荒新能源大基地的开发为西北地区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但同时也面临地区新能源消纳形势日趋紧张的严峻挑战。在此背景下,传统消纳方式已难以满足新能源大基地的开发需求,亟需创新发展模式,统筹新能源大基地建设与国家重大生产力优化布局,推进新能源与产业协同发展。
7月28日,国家电投上海电力第一师阿拉尔市十团新疆臻元100万千瓦园区低碳转型光伏项目在十团昌安镇举行开工仪式。
7月26日,湖南能源集团红寺堡区新能源基地300万千瓦光伏复合发电(一期100万千瓦)项目光伏场区第八区工程EPC总承包中标候选人公示
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大背景下,多种新能源接入而造成的电能质量上的问题愈发严峻。上能电气积极做出响应市场需求,电能质量业务全新升级,正式更名为数字电能,以创新性解决方案引领能源管理新革命,共同开启智慧能源的未来新篇章。
2月7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张智刚,总经理、党组副书记庞骁刚在公司总部与中国电气装备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李洪凤,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周群举行会谈,全面深化合作,保障能源安全,促进能源转型,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国家电网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潘敬东,中国电气装备副总经理、党委常委成卫参加会谈。
近日,由国网西藏电力公司清洁能源创新发展中心主办的“西藏构网高水平质量的发展研讨会”上,来自电力企业、科研院所及行业专家等,通过深度探讨西藏构网技术应用及创新,推动新型电力系统高质量发展。阳光电源作为产学研代表,在会上率先提出“因网制宜”理念,以守护电网的安全稳定。
1月15日至16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第四届职工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暨2025年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地址:北京市大兴区亦庄经济开发区经海三路天通泰科技金融谷C座16层 邮编:102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