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问题
新闻动态
媒体公告
全球电力资源正在被AI“吸干”?欧美愁到白头中国为啥不受影响
发表时间:2025-03-25 22:30:39  来源:刀锋电竞是什么软件   阅读次数:1    

  据国际能源署的数据表明,在 2022 年,美国总计约有 2700 个数据中心,其电力消耗约占全国总量的 4%,如今美国电力的需求年增速已增长至81%!

  而到 2026 年,此比例预计将攀升至 6%,四年后将再次上升至8%,届时英国的用电量预计将飙升500%。

  不仅是英国,瑞典、沙特、爱尔兰等国家,未来的用电量将会因为人工智能呈倍数式翻倍,届时全球将面临一场前所未有的电力危机!

  谁能想到,AI不仅会抢走普通人的饭碗,甚至还会抢走人类赖以生存的电力!到当时,我们又该何去何从?面对高强度的耗电,电力强国的中国能否扭转局面?

  对于上面所提到的数据描述,可能很多朋友无法切实地感受到AI在用电方面的惊人程度,但接下来你就能看出,AI能有多“吃电”了。

  据前谷歌工程师凯尔・科比特透露的重要信息,训练 GPT-6 倘若要将超过 10 万块 H100 芯片集中部署在同一地区,那么这将会给当地的电网带来极为严峻的挑战,甚至有可能使其难以承受。

  什么概念呢?每块 H100 芯片的峰值功率达到了 700W,相当于普通笔记本电脑运行时功率的 7 - 23 倍左右。

  而GPT需要像这样超过10万块的芯片,其峰值功耗最高能达到惊人的 70000000 W,后面的零根本数不过来!

  在一些地区,小型太阳能发电厂的装机容量通常在 5000 万千瓦时左右,而风能发电厂的年发电量也大致在这个范围。

  如此巨大的功耗需求,一旦集中出现,非常有可能会超出当地电网的承载能力,进而导致电网崩溃,影响整个地区的电力供应稳定,造成各行各业不可估量的损失。

  需要注意的是,在 GPT-6 持续耗电的过程中,其成本也呈现出一直上升的态势。

  根据《纽约客》的报道中指出,GPT-6 训练和运行所依赖的大量芯片以及配套设施,它们的耗电量堪称天文数字,其每日的耗电量或许超过 50 万千瓦时。

  而这样的电量,足以支撑一个规模不小的工业园区数日的正常运转,但对于GPT-6来说,这仅仅需要一天的时间。

  巨大耗电量,毫无疑问使得 Open AI 公司为了可以持续维持正常的运营状态,或将采取压缩利润空间的策略,另外为了确认和保证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他们还需要额外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备用电源、储能设备等方面的建设和维护工作。

  不仅如此,Open AI 公司还得与电力供应商进行艰难而复杂的协商,签订特殊的供电协议等,这些协议包含了诸多特殊条款和要求,比如在电力高峰期的优先供电保障、电力价格的特殊优惠等等。

  而这一系列的举措,毋庸置疑会大幅度的提高企业的间接成本,但这也暴露出一个极为致命的缺陷:

  AI 不但会将当地电力供应商的电力“吃空”,致使当地的电力供应陷入瘫痪状态,甚至还会使 Open AI公司由于训练工作成本的持续攀升而面临困境。

  不止是前谷歌工程师凯尔・科比特对于目前 AI 高额用电现状表示无奈,早在今年早一点的时候,马斯克也给出了这样一种预测:为满足AI和电动汽车的需求,未来几年将出现电力短缺。

  事实也确实如此,以当下电力基础设施的承载能力来说,在应对传统用电需求时已显疲态,而随着AI和电动汽车的广泛普及,用电量将呈几何级数增长,到 2025 年,电力供应可能不足以为慢慢的变多的人工智能芯片供电。

  据美国能源部支持的研究数据表明,新一代的人工智能芯片在运算速度翻倍的同时,能耗可能会增加数倍之多,若不能及时对电力基础设施进行升级和扩充,届时非常有可能会出现严重的电力供应危机。

  到 2028 年,美国数据中心的年用电量或将达到 74 至 132 吉瓦,占美国总电力消耗的 6.7% 到 12%,随着数字化进程的加速,数据中心的规模逐步扩大,服务器数量持续增加,对电力的需求也呈直线上升态势。

  再看国际形势,国际数据公司(IDC)预测,到 2026 年,全球数据中心的电力需求将增长 15% 至 20%,其中大部分增长将来自 AI 应用。

  不过当前所面临的情况仅仅是中短期全球电力的紧张态势,据孙正义在 2024 年 6 月份所发表的观点,到 2030 年往后,全球 AI 总耗电量将超 130 万亿度。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在未来的几十年里,AI 的电力需求将呈爆炸式增长,其增长的幅度和速度可能远远超出当前的想象以及现有的能源供应能力。

  随着 AI 在所有的领域的深层次地融合,从医疗诊断到金融预测,从智能交通到工业自动化,其应用场景不断拓展和深化。

  当这些资源全开发完成之后,为满足 AI 的巨大电力需求,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和核聚变等领域的创新就会成为一项必然选择。

  但就目前而言,国外对这方面的发电探索依旧属于空白的阶段,其实是依赖传统模式发电,照这样推后几年,恐怕新型发电依旧不会有太大的起色。

  不过在能源结构变革方面,我国目前倒是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不夸张的讲,未来我国或许会是受 AI 电力影响程度最小的国家。

  根据《新华财经》8月的报道指出,我国早在 2013 年便提出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先进理念,并且明白准确地提出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虽然当时这种未雨绸缪的做法,引起了国内外一片轩然,但从目前来看,这项举措确实是对的。

  截至 2023 年底,我国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规模超过了 15 亿千瓦,清洁能源在此期间的表现同样出色,其发电量约达 3.8 万亿千瓦时,这一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将近 40%,能够说是一个相当可观的比例。

  与十年前相比,清洁能源占总发电量的比例更是提高了约 15 个百分点,这一显著的增长幅度,充分展示了我国清洁能源发展的强劲势头。

  不仅如此,自 2013 年起开始,中国可再次生产的能源新增装机年均占全世界可再次生产的能源新增装机的比例达到了 40%以上,在风能发电方面,我国大规模建设了风力发电场,技术不断革新,发电效率显著提升。

  在太阳能发电领域,我国的光伏产业蓬勃发展,不仅在国内大范围的应用,还出口到世界各地。

  到了 2023 年,我国清洁能源的优势也愈发显著,新增装机占全世界新增装机的一半以上,不过这也只是冰山一角,当下我国还在凭借技术创新之力,进而推动能源发展。

  在能源数字化智能化的助力下,借助大数据、AI与物联网技术等,如今其转换效率屡次冲破极限,且多次刷新了世界纪录,最值得一提的是,量产的先进晶体硅光伏电池转换效率已然超过 25%。

  在风电领域,长叶片、高塔架等技术更是展现出了卓越的优势,也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海上风电机组的发展尤为迅猛,最大单机容量已达到 18 兆瓦,我国的一大型海上风电场,其使用先进长叶片和高塔架技术,使得风电机组能够在复杂的海洋环境中稳定运行,并且高效发电。

  在过去这十几年的时间里,我国在能源领域进行了改革和优化,其中累计淘汰的煤电落后产能超过了 1 亿千瓦,电力行业在这十年间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通过一直在升级技术、优化管理以及加强环保措施,污染物排放量大幅度减少,降幅超过 90%。

  更少的污染排放,更清洁的空气和更健康的生态环境,让我们实现了碳中和的目标,有多个方面数据显示,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超过 26%。

  这一显著的成果也得益于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的转变,让我们采用了更先进和环保的开采技术,减少了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

  可以预见,在 AI 用电量大增的情况下,未来 10 年,也就是全球 AI 耗电量持续攀升的阶段,我们的日常生活也许不可能会受到太多的困扰。

  至于国外未来10年的发展如何,这就不得而知了,但从目前来看,他们确实已经因为人工智能闹得不可开交了,如果不尽快发展电力,那么在科技日新月异的当下,这些国家非常有可能会反被自己研发的科技所反噬!

 
上一篇:深南电A转型之路:从传统发电到综合能源服务商的转变解析
下一篇:2024年清洁能源发电占比将近三分之一绿色电力ETF需要我们来关注!